爱的遗憾
——不良喂养习惯
“医生,我家孩子小小年纪,为什么牙齿就长得歪歪扭扭?”生活中,这样的对话常常出现在口腔医院的诊室中。像这样牙齿排列不齐的问题,常常就是不良喂养习惯导致的错颌畸形。近年来,不良喂养习惯已经成为儿童错颌畸形的“导火索”。因此,有儿童的家庭应避免孩子不良喂养习惯的形成,别留下爱的遗憾。
01 什么是不良喂养习惯?
母乳喂养姿势错误
母亲托住孩子头的胳膊位置太低,导致孩子需要努力仰起下颌才能含住乳头。这种错误的姿势可能导致婴儿下颌骨关节异位。
奶瓶喂养习惯错误
1.奶瓶角度
当奶瓶角度过高(超过45°)时,孩子只有把下颌用力前伸才能包裹住奶嘴,造成下颌远中错位或下颌前突畸形;当奶瓶角度过低(低于45°)时,会压迫孩子的下前牙生长,造成上颌发育过度。
2.奶嘴尺寸
奶嘴孔径过小时,婴儿需要用力吮吸,导致下颌前伸,造成下颌前突畸形。
3.喝奶姿势
很多孩子喜欢躺着吃奶,常常仰面用奶瓶喝奶,这种错误姿势会导致奶瓶压迫上唇部,下颌向前用力吮吸,久而久之易形成反𬌗。
喂食精细食物多
儿童时期,孩子开始通过咀嚼来进食。随着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,儿童常常食用精细食物。但对于稍硬食物的忽视会导致儿童错颌畸形的发生。一味只吃细粮 (指过度加工出来的粮食,如大米、白面等) 及较软的食物会使牙齿和口腔内外的肌肉无法得到锻炼,造成咀嚼功能异常,口颌系统发育不良,最终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。
02 不良喂养习惯的危害?
不良喂养习惯常在潜移默化中形成,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,会给儿童带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重危害。
发育不良
不良喂养习惯会造成龅牙、地包天、牙列不齐等错颌畸形。儿童咀嚼功能障碍,出现进食困难、咬不动食物等问题。食物中的营养不能被很好的消化和吸收,儿童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。牙齿处于乳牙期的儿童若发生乳牙深覆𬌗、反𬌗等错颌畸形,会影响恒牙及颌面部的正常发育。
口腔疾病
不良喂养习惯会导致清洁难题,食物残渣容易残留在口腔中,久而久之导致龋病、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生。
沟通障碍
有不良喂养习惯的儿童会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,可能出现发音不准确、吐字不清晰等语言功能障碍,影响与他人的沟通交流。
自卑心理
不良喂养习惯所导致的颌骨发育不良、脸部双侧不对称、牙齿外露、嘴唇无法闭合等问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面容美观程度,可能使儿童产生自卑心理,对心理健康造成伤害。
03 不良喂养习惯如何治疗?
矫治器矫治
通过选用各类矫治器,如可摘矫治器、固定矫治器、功能矫治器等,防止错颌畸形的发生及严重倾向。
定期口腔检查
在儿童的牙齿萌芽期,就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纠正不良喂养习惯
在喂养早期就要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,避免后期纠正困难。
手术矫治
如果是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,需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正严重的牙颌面畸形,改善面部轮廓。
04 将不良喂养习惯扼杀在摇篮里
婴儿时期
一、母乳喂养
1.提倡母乳喂养
母乳喂养能够通过口腔颌面部肌肉活动刺激颌面部系统协调发育,容易使孩子养成正确的吮吸习惯,不易发生错颌畸形。
2.母乳喂养姿势要正确
母亲将孩子自然斜抱在怀里,最好呈45°,哺乳姿势可为摇篮式、橄榄球式、交叉摇篮式或侧卧式。喂奶时让孩子的鼻尖对着乳头,含住大部分乳晕,避免孩子吃奶时下巴前伸过度。
二、奶瓶喂养
1.避免不良喂养姿势
喂养时奶瓶和水平面角度最好为45°的斜卧位或半卧位,奶瓶方向尽可能与孩子口唇部垂直,不宜过分地压迫婴儿的嘴唇。孩子吃奶的姿势应为侧卧,不要养成仰面吃奶的习惯。
2.奶嘴尺寸要合适
奶嘴的孔径以1-2毫米为宜。最好选择近似母亲乳头的奶嘴,开口不可过大。喂养前注意检查奶嘴是否出现堵塞或流出的速度过慢的问题,防止因奶水流出过慢,孩子需用力吸吮导致下颌骨受到刺激,过度生长。
三、四种正确哺乳姿势
《医生有话说》
婴儿时期使用奶瓶会增加儿童错颌畸形的发生概率。长期使用奶瓶,会导致颊肌肌肉肥厚,上、下颌骨生长比例失调,导致牙列拥挤、中线偏移等。使用奶瓶时间越长,错颌畸形发生的可能性越大。因此,建议有条件的宝妈尽量选择母乳喂养。
儿童时期
适当食用稍硬食物
适当食用粗粮 (一般粗制加工的粮食,如高粱、燕麦等)及其他硬度稍大的水果蔬菜能够锻炼孩子的咬合能力,充分发挥口颌系统的咀嚼功能,促进颌骨发育,从而降低错颌畸形发生的可能性。
温馨提示
喂养,本是父母与孩子最亲密的互动,但过度的呵护、不良的习惯,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埋下口腔健康的隐患。从口腔错颌畸形到营养不良,从消化问题到饮食习惯的固化,许多“爱的付出”反而成了成长的阻碍。科学喂养,不是冷漠的规则,而是更理性、更长远的情感表达。
送给大家一首小诗:
习惯不良成遗憾,
牙错颌歪泪满眸。
愿以此诗作警醒,
科学喂养记心中。
莫让爱成为伤害,
还孩子健康笑容。
供稿:儿童口腔科
审核:刘君瑜配资之家
发布于:北京市富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